文字引擎>修真仙侠>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102章 先入为主
    他询问贾诩和荀彧关于曹操建议的看法。

    荀彧道:“目前朝廷对江夏蛮叛背后的原因了解不多,尚未知何人参与其中,岂能随意治罪?便是要论州郡长吏不能安抚地方之罪,也该在太尉调查之后。”

    荀彧虽认为当今的刑罚体系跟不上时代了,但他更希望改的是法度。

    贾诩则道:“曹校尉所言之法如雷霆,可一击奏效,却牵连甚广。”

    可以,但没必要。

    刘辩虽不打算接受曹操的建议,但对曹操这种以国家为出发点考虑问题的行为,还是要给予肯定的。

    赞赏之余,他又同曹操交待去荆州的主要任务。

    其实刘辩知道曹操对此应当是一清二楚的,左右不过两件事,平叛和协助查案,但总要说清楚。

    最后,他强调说:“我曾听闻江南宗贼众多,有劫掠郡县之举,卿此去荆州,可多为留意。”

    曹操应下不提。

    接下来就是等待灵帝同意出兵的批复了。

    ……

    随着皇帝的行在越走越远,行在与雒阳传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灵帝接到刘辩关于出西园兵至荆州平叛的消息传到行在时已经是九月了,行在也已经抵达清河国,下一站就是河间国的灵帝老家了。

    冀州刺史贾琮自从皇帝入了冀州境内便一直跟着行在,生怕冀州境内出现什么造反势力。

    好在冀州在他的监察下吏治还算不错,就连黑山张燕都没什么多余的动作。

    就在他以为一切顺利之时,清河国东边的青州有黄巾余孽聚众起事,据报其欲袭击行在。

    贾琮既震惊又担心。

    青州刺史赵琰风评不错,素有清廉的名声,他在担任青州刺史时,于厅前置大器盛水,贵要有托书,悉数投于水中。

    这个行为与贾琮初为冀州刺史时拉开刺史车驾的帘子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彰显态度,警告那些手脚不干净的郡县官吏。

    在警告之后如果还有明知故犯者,那就勿谓言之不预了。所以在贾琮上任之初表明态度后,消息传开,当时有七八个县令县长解印而去。

    贾琮对于赵琰是有几分欣赏的,但青州出了这么大的事,作为监察官的赵琰必然逃不脱关系。

    灵帝带的兵马足够,还有郡兵相随,青州黄巾远还没有发展到后来十万百万的规模,实则不足为惧。